2014-06-23 15:15:26 来源于:尤溪新闻网 文章被浏览 次
尤溪县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诞生地,素有“闽中明珠”、“海滨邹鲁”之美称,真可谓地灵人杰,人文荟萃。而在考古界在已扬名海内外的尤溪县宋壁画墓,它的情况虽常散见于各专业刊物,但得窥全貌者却不多。自1982年以来,尤溪县博物馆配合省市考古专家,对5座宋代壁画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避免雷同,我们将各座宋代壁画墓的类型、分期和它们的艺术特色家以考察论证,以飨读者。
一、壁画墓的分布、类型及分期
(一)分布地点
尤溪县宋代壁画墓的数量之多,艺术止精,堪称“福建之最,南方少有。”先后发现的潘山墓、麻洋墓、坪寨1号2号墓尤一中后山1号2号墓、埔头墓、雍口村墓群1号2号3号以及水口库区淹没区的宋墓群等。我们将其发现的地点加以综合考证,便可发现这些壁画墓的分布地点,大多都在尤溪河及其支流青印溪的两岸。因宋时尤溪县的交通主要靠水运,故人们的生活区域则相对集中在河的两岸,而构墓地点选择约在水面10—30米高程的坡地上。从壁画墓发现的地点分析,全省有资料反映的,只有南平发现过2座,三明市郊1座,将乐发现元代墓1座,而尤溪县在所发现的宋代砖室墓葬中,几乎都是壁画墓。可见,尤溪县是这种丧葬习俗的盛行地区,而南平等地只属于受影响的地区之一。
(二)墓葬结构与类型
尤溪县宋代壁画墓都是竖穴砖室墓,内粉白灰,然后在绘制各种图案。墓主一般是有一定身份地位或有一定财产之人。墓葬结构与类型有:
A型:前后室结构的券顶砖室墓。平面近方形,前室较小。后室较长,平面为长方形。如麻洋墓即为此类型。该墓后室左右壁下方砌筑须弥座,在莲花瓣纹须弥座束腰中,又砌筑嵌有奔狮和狮子戏球的砖雕。这种在墓室砌筑佛叫须弥座的形式,在福建省墓葬中尚属首次发现。
B型:为并列式双室券顶砖室墓,典型的有城关公山墓、梅仙坪寨1号墓、埔头宋墓、雍口2号墓等。这种结构的墓葬在福建省最为常见。尤溪县发现的北门明墓、水南明墓还保留这种葬俗,只不过没有绘制壁画而已。
这类型墓的形制基本相同,只是起券的高矮和墓室的宽窄不尽相同。公山宋墓和埔头宋墓两室中壁有凸型小龛相通,后壁中部也都有凸型小龛。埔头宋墓两比壁还有陶质俑的粘贴装饰。
C型:单室券顶砖室墓。此类型宋墓亦为两宋十分流行的形式。尤溪县的潘山墓、梅仙坪寨2号墓、雍口1号宋墓为典型代表。这些墓地存在一些局部的差异。如坪寨2号墓的封门外有一层封墙,并且封门外券顶两侧亦用砖垒砌,使墓门正面呈方型。壁画的内容形式略有变化。
D型:墓室平顶型。该墓下葬后不是从墓门处封门,而是从顶上用石板封盖,然后在回填土。尤一中1号墓为单室墓,无券顶(已被省博物馆〈院〉整体揭取搬迁),四壁均绘有壁画。2号墓为双室墓,壁画、砖雕技法与1号墓相仿。1号墓人物俑为陶质粘贴,2号墓人物俑则为脚踩莲花座的整体砖雕俑。这类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封门处多了一处壁画,这是其他形式结构葬法所无法具备的。
(三)分期
到目前为止,尤溪范围内发现的宋代壁画墓中,只有1座可知确切纪年,即埔头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壁画墓。其余各墓虽未有纪年资料,但根据出土遗物、壁画等情况,也可对其年代作一定程度的论证。因此,在资料排比的基础上,我们将这些壁画墓分为三期。
第一期:北宋早期至中期。属于这一时期的壁画墓有麻洋宋墓(A型)、坪寨1号墓(B型),这两处墓葬虽无纪年,但依墓葬形制和随葬品即可对其断代。首先,A型墓在福建宋墓中不多见。它的结构与福州五代闽国刘华墓结构类同。由于福建佛教只盛行于五代闽国时期,故尔,此期中以麻洋墓年代稍早。因其后室砌筑佛教色彩须弥座的特点为福建宋墓所仅见。其次,麻洋宋墓出土的肥胖的白瓷瓜棱执壶也具有五代遗风。第三,此墓彩绘画中的人物造型和表现手法,与福州刘华墓出土的彩绘陶俑的风格近似,可见其一脉相承的艺术特点。因此,此墓年代当为北宋早期至中期。坪寨1号宋墓出土的陶器皆北宋早期的流行器。铜镜两面:一面为方形鸾凤花草镜;一面为葵形鸾凤镜,均类似唐镜风格。
第二期:北宋晚期至末年。这时期的壁画墓发现的较多。潘山墓、公山墓、坪寨2号墓、尤一中后山1号2号墓、埔头宋墓等。BCD型墓均有,以B、C型为常见。埔头村靖康元年墓是此期的纪年墓。墓门口持杖人物形象与公山宋墓的“墓门亭长”画风相同。两墓出土的多嘴壶形体基本一样。埔头宋墓人物俑与尤一中1号2号墓稍有区别。但后者墓室后壁寝室图画风与公山墓相似,其床帐中的垂花结流苏基本一致,所以,年代下限不会晚于南宋初年。
第三期:南宋时期。属于此期的壁画墓有雍口村宋墓群。由于这些墓被发现时,已遭较严重的破坏,但出土的有南宋年号的钱币,一应为南宋墓葬无疑。虽然全省发现的南宋纪年墓甚多,但有纪念的壁画墓却很少。故尔,只能笼统地定为南宋时期。
二、壁画墓绘画题材和表现手法
尤溪宋代壁画墓的内容题材十分丰富,各墓室的绘画手法和表现形式又都有各自特点,很少出现雷同。但是,由于壁画墓的分布区域相同或接近,并且墓葬有都是一定社会意识、社会生活和民俗的反映。所以,墓室壁画所表现的艺术形式和社会观念等,还是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的。
(一)人物画
尤溪宋墓壁画中所表现的人物,以墓主形象、文官武奖、俑婢侍役、仪卫随从等为主。这些人物形象图画,一般都是绘制在墓室两壁。最有特色的是麻洋宋墓和坪寨2号宋墓中的壁画,画面中绘制的是十二生辰题材,并以头戴生肖的动物冠的写实人物形象来表现的。有的内室头向画面上也安排有人物形象。如坪寨2号宋墓两室后壁有侍女捧物侍立寝室两旁的图案。麻洋宋墓、公山宋墓后壁两侧亦有人物画迹,依稀可见绘有侍女捧盒形象。
宋墓中的人物画,由于时间和地点都有一定程度的变化,所以各自绘画技巧和水平也不尽相同。这些人物画中,以坪寨1号墓属于上乘之作,表现的人物塑形准确,用笔酣畅,赋色淡雅而有韵致。麻洋、尤一中1号2号宋墓次之。但也别具一格,不失为气韵生动的作品。在绘画表现和艺术形式上各有春秋。笔墨线条或类似屈铁盘丝,或近行云流水,且人物造型比例恰当适中,显示出尤溪宋代时民间绘画的兴盛以及对人物画的擅长和流行情况。尤溪麻洋宋墓中的一幅壁画,还被《中国美术大全·墓室壁画卷》收录。由此,尤溪壁画墓的现象日益引起国内外考古界的广泛兴趣,并被中外考古界称之为“中国南方的地下敦煌”。
(二)四灵及十二生辰图
表现四灵及十二生辰形象的绘画,在尤溪宋代壁画墓中堪称一大特色。所谓“四灵”即青(苍)龙、白虎、玄武、朱雀之谓也。其表现手法,应是受北方墓葬习俗的影响的。不仅壁画中有所表现,而且在砖雕中应用也十分普遍。城关公山宋墓右壁绘制的白虎形象十分生动,在虎的上方书有“虎”、“南”二字。尤一中后山先后发现的两座宋墓中的砖雕青龙、白虎,其造型和位置基本一致。2号墓比1号墓的砖雕更加精细一些。一期二期宋墓中的绘画手法比较一致,且以生活中的虎为蓝本。但后期墓中的龙虎砖雕已抽象化,完全是一种长颈且形象怪异的神兽造型了。
十二生辰绘画均为头戴生肖动物冠的人物形象,人物都是宋代文吏的服饰和造型。麻洋宋墓十二辰人物为身着灰色宽袖对襟士人服,领及袖口饰黑边,下着长裙,长裙外套有赤色短裙,前垂花结饰带;双手执笏于胸前,脚踏祥云立于空中。十二生肖动物冠上方墨书与之相应的十二地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此习俗带有浓重的佛教意味。据佛经《大集经》记载,印度十二生肖原是十二位神将驾御游行的动物,与我国传统的十二生肖基本相同。只不过把虎换着狮子,把鸡换着金翅鸟罢了。坪寨2号墓的人物生肖,也属于这种绘画风格,在墓室左右壁绘有六个人物生肖冠形象壁画。最奇怪的是,梅仙彭坑村宋壁画墓中还有廿八宿出现,即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俞、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鸟、嘴火猴、参水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麂、翌火蛇、轸水蚓等二十八种动物生肖出现。可惜,当地村民建房时,把它一并挖毁。
(三)建筑画:
宋代现实中的建筑在尤溪宋代壁画墓中,也是极常见的表现题材,可以说,在每座壁画墓中都可以见到。在表现居室建筑画及内部结构的壁画中,最流行、数量最多的是绘于后壁的寝房、帐床类图画。有的除了后壁绘寝室图外,左右两壁亦有府第仓廪等图案。象潘山宋墓这种无建筑画而仅人物画的现象只是孤例。尤一中1号宋墓中,还绘有府邸、廊院和门庭等整体衔接的图画。麻洋宋墓壁画中还见风格不同的亭台楼榭等。公山宋墓中的木楼建筑画富有地方建筑特征,它们应是生活中各类建筑样式的真实写照。
(四)其它特色及色彩
尤溪宋代壁画墓中除了上述所反映的主要题材外,还有其他内容,如鸡、犬守卫门庭的图象也相当常见。另外,还有表现山水、鞍马、轿舆、花木、床屏、仓橱和天象等题材,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使得尤溪壁画墓的内容既能体现出福建地区的地方特性,又能体现出传承中原文化甚或兼容外域文化的特性。
至于尤溪壁画墓的绘画着色手法,大多为白描加红粉,也有个别为白描加黄彩或单纯白描。以两色为主的情况比较多,色彩丰富的壁画则不多见。即便如麻洋宋墓和坪寨1号宋墓这类的彩绘壁画,较之中原、北方地区宋元时期墓葬的彩绘,色彩仍显得不够丰富,在颜色和赋色方面,稍显简单。因此,尤溪宋代壁画墓的特色是以线条见长,而非靠色彩取胜。
(五)出土器物
尤溪县宋代壁画墓出土的器物以陶质最多,金属类次之,偶尔也有寿山石雕等石质器物出土。主要器物类别有:
1、陶器类:有陶谷仓,也叫“多嘴壶”,这是尤溪宋墓中最常见黹物,形状有宝塔式、也与庑殿顶仓廪式、也有莲花座蒙古包式,最常见的以宝塔式为多。伴随它着周围,一般还有若干个陶质小罐,也叫“七宝罐”,多则十几个,少则三五个,几乎每座宋墓都可见到。除外还有陶执壶、陶瓶、连头俑、跪拜俑、力士俑、杂耍俑、三头连体俑和哭俑等。而最多的却是粘贴在墓室两旁的人物陶俑和砖雕俑。
2、瓷器类:瓷器在宋代尚属珍贵物品,大多器物属原始瓷阶段,胚胎较疏松,外施酱釉者为多。但也有小部分完整的瓷器。公山宋墓出土的一队青白釉盖罐,胎质致密,金属声强;尤一中2号宋墓还发现一件完整的绿釉盖罐,经省文物专家鉴定,在我省尚属首次发现,其意义非常重大。除外,在其它各墓中还发现有青瓷盏、青瓷罐、白瓷瓜棱执壶、青白釉碟等。
3、金属类:尤溪宋墓金属类较贵重的东西不多。最多的是上至汉五铢、半两,下至南宋处期约40个品种、55式的古钱币。其次是铜镜、鱼鳔、鱼钩、铁棺钉、铁棺环等。梅仙坪寨2号墓还发现有银簪、银梳、银钗等随葬。但出土后难于保存,易于氧化,大多成粉末碎状。
4、石质类:石质类明器主要有寿山石雕、石鱼石鸟、抄手砚等,特别是宋抄手砚富有特色。此外还采集到二方将乐石墓志铭,分别是“宋延陵吴公墓志铭”和“宋夫人张氏墓志”。因有确切纪年,我们可以通过该墓出土的器物与前后发现的墓葬进行类比,对其它墓葬的断代,将提供了非常可靠的实物依据。因此,它的发现,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注:(该文发表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三明文化大观·三明文物》一书,编者赐名《宋代壁画墓种种》,现改回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