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会讲堂 > 职工之友 >> 正文

职业能力,谁说了算?

2014-10-11 15:01:56 来源于: 文章被浏览

近年来,一些地方推出了不同门类的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有的受到就业市场欢迎,也有的类似“面皮证”职业能力考核却并不吃香。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是种什么证书?能发挥多大作用?记者奔赴陕西、辽宁和内蒙古,从食品行业相关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入手一探究竟。

陕西推出面皮职业能力认证引争议

技术资格,并非行业准入证书

方 敏 方 垚

小周20岁来西安创业,选择了开擀面皮儿店。由于从小跟着卖面皮的父母学习,他对面皮的口味、质量、卫生等方面的要求很熟悉,自我要求也很严格。6年过去了,他的小店获得了周围居民的认可。

可是前不久,他听说了“陕西面皮专项职业能力证书”这个事儿,网络上对此议论较多。

小周回忆:“起初开店时没人考核过我有没有‘面皮专项技能’,只是我自己有这个手艺,在工商、卫生部门办了合法手续,店就顺利开起来了。”如今,小周已经不亲自做厨师,而是做起了餐馆的日常管理,“我招聘过两位做面皮的厨师、两位调味的厨师,从来没想过让他们给我看看证儿。只要把他们做的面皮拿来尝尝,心里就有数了。”

对于“考证才能卖面皮”的消息,陕西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实为误读”——“这个证不是从业资格证,对于面皮做得好的店家,会发给相应的等级证书。”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从业人员对“面皮职业资格证书”知之甚少。那么,消费者对此有何看法?

在凉皮快餐店里消费的燕女士认为卖凉皮的应该考资格证,并且进行规范管理,这样质量、卫生等能让食客更加放心。燕女士说:“糕点师傅、厨师都有考证、考级,所以卖凉皮的也应该拿资格证,不止有证还需考级,这样消费者才吃得放心。”

大学生刘月则表示:“卖面皮的不需要考资格证,这件事情不重要。”她认为,卖面皮的很多,每人都要拿资格证不切实际,这个规定实施起来也不容易。

针对此事,陕西省饮食协会会长李曦表示,很多人对于“陕西面皮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有误解,“这个证书是陕西省人社厅出台的一个用来表示这一行业人员技术水平的证书,并非是行业准入证书,并且考证是免费、自愿的。”李曦说:“这样的证书也有一定的好处,有了它,肯定会让顾客消费更放心。”

朝鲜族冷面职业能力证书7年无人问津

“老百姓喜欢比啥证都强”

本报记者 刘洪超

冷面是朝鲜族的传统食品。在辽宁,大大小小的冷面馆遍布城乡,深受百姓喜爱。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于2007年将朝鲜族冷面列入《第一批80个专项职业能力项目目录》,然而记者从辽宁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获悉,至今仍无人参加朝鲜族冷面的相关考试。

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相关负责人对这一反差表示诧异:“很遗憾,朝鲜族冷面在辽宁有非常大的市场,从业者达数十万,但没想到对于考证却无人问津。”当初制定此项考核规范,主要以下岗再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为对象,重点开展与其岗位技能提升相对应的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有针对性地进行实用有效的技能培训。“此外,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发扬民族传统饮食文化,提高从业者的素质和水平,有效规范市场。”

西塔地区位于沈阳市和平区西北部,遍布朝鲜族的名吃冷面、烤肉等餐馆。在这里,来自丹东的朝鲜族李女士经营着一家不足10平方米的冷面馆,每天有上百位顾客光临,当被问及是否持有制作冷面的相关证书时,她表示既不知道需要考证,也不打算去考这个证,“制作冷面还要考证,既搭工夫又费钱,冷面只要好吃就行,何必去考那些证书呢,老百姓只要喜欢比啥证都强。”

一家酒店的王经理说:“我们招聘师傅主要通过熟人介绍,或者当场让他们做几份冷面,分给顾客和其他厨师品尝,再决定是否录用。”

不仅从业者没有听说过要考试,普通消费者更是知之甚少。在东北大学附近的一家冷面馆,一名大二女生告诉记者,我们只知道商家需要持有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持有健康证,没听说做冷面还要考证。记者又随机问了近30名顾客,大家对此均表示没有听说过。

在被问及是否将职业能力考试适时移交行业协会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专项能力证书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组成部分,关于职业资格的改革与发展由国家确定,他们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

辽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沈殿忠研究员认为,在推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对于目前的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进行全面深入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近几年,辽宁省人社厅又新加入了一批专项职业能力项目,得到了就业市场的普遍欢迎。比如母婴护理、手工编织、艾灸保健等项目,每个月都有集中考试,目前全省年考核量达到3万人次,个别项目的劳动者供不应求。

内蒙古职业能力考核冷热不均

自愿参加,并不要求持证上岗

本报记者 吴 勇

青格勒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经营着一家不大不小的蒙餐馆。他很少下厨,但每逢有客人提前预订烤全羊,他总要亲自动手,尽量让主顾满意。

2012年,烤全羊、手把肉制作等项目分别被纳入内蒙古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内容,但两年以来,全区并没有太多民族特色风味厨师来考取这项职业能力证书。

青格勒认为,餐馆靠的是顾客的口碑,而口碑需要菜品有好的口味。“没有顾客点餐时要求看厨师的技能证书,我们聘用厨师也是看他做出来的菜好不好,不会因为有技能证书就聘用他。”

但同样是内蒙古人社厅颁发的技能证书,对于月嫂孙淑珍的意义却截然不同。40多岁的孙淑珍从事月嫂职业将近10个年头了,如今,她已经成为呼和浩特市一家月嫂介绍公司的“金牌月嫂”。公司标价,孙淑珍每月的雇佣费已超过8000元,比刚入行的月嫂高出一大截。孙淑珍的上一任雇主敖女士告诉记者,当初选择月嫂时,看中的就是孙大姐的“职业技能证书”和“健康证明”。“孙大姐在给孩子调奶粉、洗澡和日常护理的时候确实有一套,比较科学。我觉得比较正规,多花点钱雇佣一个放心的人是值得的。”敖女士说。

近期,内蒙古还将新审定的马头琴制作、产妇催乳、采煤机操作等10项内容纳入专项能力考核范围,并报请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备案。至此,自治区可在全区范围内开展60余项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内蒙古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专项技能考核部部长董彦介绍,考核并不是让相关从业人员考取从业资格,而是为了让更多熟练应用某项实用职业技能的劳动者拥有全国通用的专项职业能力认证,提高其就业几率。

董彦介绍,近年来,内蒙古参加培训考试的人数逐年递增,具有考评资格的相关人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今年上半年,全区已经有3150人参加了培训考核,报名参加母婴护理和病人陪护等相关培训、考试的人数最多。为此,自治区准备将产妇催乳也纳入专项能力考试科目。当前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许多人报名参加培训最终考取相关专项能力证书后,就业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董彦说,虽然自治区开展了针对从业人员的相关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但不论培训还是考试,都是本着自愿原则,并不要求从业者必须持证上岗。

打印】【关闭

作者: